九洲官网(中国)股份有限公司
九洲官网(中国)股份有限公司

新能源汽车政策转向:混动进,纯电退,2035年消灭“纯燃油车”

   2020-09-21 汽车之家205120
核心提示:经历十年发展,国内新能源产业及市场正逐渐走出培育期。新阶段应当如何走,成为业内最关心的话题。在新版《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(2021-2035年)》即将出台钱,新版技术路线图也曝出了一些关键信息。


经历十年发展,国内新能源产业及市场正逐渐走出培育期。新阶段应当如何走,成为业内最关心的话题。在新版《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(2021-2035年)》即将出台钱,新版技术路线图也曝出了一些关键信息。

在近期的全球新能源汽车供应链创新大会上,国家新能源汽车创新工程项目专家组组长王秉刚就即将发布的《节能与新能源汽车技术路线图2.0》做了介绍。据称,2.0版路线图是新能源汽车未来发展的技术体系思路,是国家相关产业政策制定的重要依据。在制定路线图过程中,千位专家形成了十点共识与判断等多个方面。

完整的新版本技术路线图将于今年10月底正式透露,但从王秉刚所述的十点认识中,我们却可以大致窥探路线图的更新情况。核心是在坚持纯电驱动整体战略取向的前提下,大幅度提升节能技术路径的地位。起码在未来15年内,这项技术路径将与新能源技术路径并重。到2035年,新能源汽车将占到整体市场的50%,以混合动力汽车为代表的节能汽车,将占到传统能源汽车市场的100%。



简单总结就是混动进,纯电退,2035年消灭“纯燃油汽车”。

新版本路线图中的一些变化,实质上是中国对新能源产业发展的阶段性审视,并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的调整。作为目前全球最大的新能源汽车产销国,更进一步来说,作为新四化潮流直接的推动者,新版本路线图或将对全球新能源产业的发展产生影响。

新路线图的大前提是新能源汽车目前的发展进入瓶颈期。过去十年的培育期,国内新能源产业发展的主要推动力为政策激励,随着补贴退坡及边际效益递减等因素,2020年,整体新能源市场的状况不尽如人意,在黑天鹅事件中,市场短板更为明显。在补贴即将完全退出的时间节点上,虽在中高端、低端及出行市场方面有一定的成绩,但囿于电池技术尚未突破,显然没有做好独立面对市场竞争的准备。激进的新能源战略需要慢下步调,根据市场实际需要和技术发展程度,审慎制定路线图。



另一方面,接棒补贴政策的双积分政策在运行过程中,亦产生较多问题。如过去数年,纯电车型获取积分门槛较低,新能源正积分产生过多,部分车企发展节能技术积极性不强,燃油消耗量负积分甚至出现不降反增的情况,与节能减排的大目标相违背。在可以预见的未来,双积分的变革方向是减少正积分的供给,提高燃油消耗量目标值的门槛。在发动机节能技术潜力即将挖掘殆尽的前提下,发展混动动力将成为车企们减少负积分生成的必要措施之一。

三来,在节能减排的整体大目标下,燃油车的相关技术投入仍在进行。但其与新能源汽车发展路径、产业链等相对独立,前者的投入对后者的发展并无裨益,投入有重复、浪费的隐患。二者之间的耦合点,就是混动动力汽车与插电混动之间,在多项技术如专用发动机技术、专用动力耦合机构技术、高性能电机技术等方面的重合。将燃油车发展方向导向混动车型后,相关技术的迭代也将推动新能源化的脚步。



加之国民出行需求层次多、复杂程度高,能源安全等方面的考量。王秉刚表示,专家组已经达成了共识,不建议把传统燃油汽车撇掉,不主张中国提出“禁燃”。今后15年中国的传统汽车要全面的向混合动力去转变。因此提出“全面电驱动化”的计划,今后中国所有的车,包括新能源汽车和传统汽车,都有电机、都由电驱动。

在确认节能与新能源技术并举发展的基调后,专家组达成的其他认识也基于此提出,包括相关产业链部署,增加动力电池在功率型的布局,突破共性技术等。

总的来看,提升混动技术路线的地位,对许多自主品牌来说,是个极大的挑战,此前少有车企主攻这一被视作“过渡阶段”的技术,其中最为关键的混动技术系统,以丰田、本田积累最深。而在混动系统另一个关键零部件,高能效发动机方面,自主品牌还有许多课要补。近两年来被视作“反其道而行之”,在发动机技术方面深耕,并推出成果的品牌如长安、奇瑞等,反倒占据了一定的优势。

可以预见的是,在全面电动化时代到来之前,汽车产业还将进行一轮混动大战……

文/秦志聪
 
举报收藏 0评论 0
 
更多>同类九洲官网(中国)股份有限公司
  • 能信
    加关注0
  • 能信是九洲官网(中国)股份有限公司(CES.CN)旗下能源信息化平台。
推荐图文
推荐九洲官网(中国)股份有限公司
点击排行
网站首页  |  关于我们  |  联系方式  |  用户协议  |  隐私政策  |  版权声明  |  网站地图  |  排名推广  |  广告服务  |  积分换礼  |  网站留言  |  RSS订阅  |  违规举报  |  京ICP备20021568号-1