九洲官网(中国)股份有限公司
九洲官网(中国)股份有限公司

2017年31份地方政府工作报告里的环保秘密

   2017-03-02 千篇一绿1170
核心提示:环保问题一向是地方和全国两会的热点,环保法规定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对环境质量负责,各地政府心目中的环境质量是怎样的?在回顾2016年的问题和困

环保问题一向是地方和全国两会的热点,环保法规定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对环境质量负责,各地政府心目中的环境质量是怎样的?

在回顾2016年的“问题和困难”里,除了安徽、江西、广西、贵州、青海、西藏、海南,24个省份政府均提到了环保压力,环境污染问题“突出”是频次最高的形容词,出现了8次。其次是“艰巨”“严峻”“差距”,均出现3次以上。

2017年的环保任务描述从300字到1300字不等,多以建设“美丽××”、绿色发展、生态文明开头。其中提到生态文明的最多,有27个省份。

紧跟其后的是生态红线。有20个省份在任务中提出划定或严守生态红线。2016年11月,《关于划定并严守生态保护红线的若干意见》经中央深改组审议通过,2017年2月,中共中央办公厅、国务院办公厅印发。

“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”也被13个省份提在开头,黑龙江、西藏还将这句话丰富为“青山绿水是金山银山,冰山(天)雪地也是金山银山”。

任务中必然提到的是环保的“三大战役”:气水土的污染防治。“三大战役”的纲领性文件是2013-2016年国务院陆续颁布的大气、水、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(以下简称“大气十条”“水十条”“土十条”),相对应的,2016年环保部进行了改革,成立了大气、水、土环境管理司。

这是南方周末记者对2017年全国31个省份人大会议政府工作报告的分析结果。除此之外,提餐饮油烟污染的只有一个、“河长制”备受欢迎、谈环保目标但不谈资金投入、中央环保督察后要落实省级环保督查……地方政府工作报告中藏着很多秘密。

大气治污,各表重点

“三大战役”中最引人注目的,当属公众叫惯了的“雾霾”,2017年也是“大气十条”第一阶段的收官之年。

政府工作报告中称“雾霾”的不多,只有山东、山西、浙江等几个地区,大部分称为大气污染。大气污染防治中,明确提及数据的只有8个省份,其中只有北京市提出了PM2.5年均浓度的具体目标数值——“力争控制在每立方米60微克左右”,这也是“大气十条”的要求。

其余省份的定量表述均为PM2.5浓度下降比例或优良天数增加,如陕西省“力争关中地区PM2.5浓度降低3%以上,优良天数平均增加5天”。

没有提及数据的地区,大部分简单地表述为“深入实施大气行动计划”或是“完成‘大气十条’终期考核任务”。

“大气十条”考核的内容主要包括空气质量改善和防治重点任务。前者是PM2.5或PM10年均浓度下降程度;后者包括产业结构调整优化、清洁生产、煤炭管理与油品供应、燃煤小锅炉整治等10个方面共计29项子指标。

除了“大气十条”,进一步提出空气质量达标计划的只有广东省和河北省。

发布城市大气环境质量限期达标管理办法和指南也是环保部2017年工作任务,环保部还同时部署臭氧污染防治。

唯一提出治理臭氧的也只有广东省。提及挥发性有机物污染治理的略多,包括北京、河北、安徽、上海等9地。

大气污染治理措施中,控制煤、车、工业、扬尘污染是提及最多的治理手段。在煤炭管控上,山东、内蒙古、山西、上海等11个地方进一步提到2017年要推广燃煤发电机组超低排放。在移动源上,天津、浙江、江苏、上海和海南5个地区还提出船舶污染排放治理。

大气污染防治中的另一个大难题是秸秆焚烧。京津、东北三省、安徽等9个地区都提出了任务,黑龙江提出了与气象扩散条件联动的措施:

“基于秸秆收集成本高、完全还田所需设备能力不足的现实,在最大限度推动秸秆综合利用基础上,建立管制区域划分合理、与气象扩散条件联动的秸秆焚烧管理机制。”

而公众关心的餐饮油烟污染,只有重庆市一地提到“强化餐饮油烟治理”。

除了河长,还有库长、湖长

和气一样,所有省份都提到了水的治理任务。

相较于大气,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的水污染防治中的术语更多:水资源保护、水污染防治、水环境治理、水生态修复……相应的定量指标也更多:万元地区生产总值水耗、国控断面达标率、地表水优良比例、劣五类水比例、污水处理率……

其中提及最多的水指标是“黑臭水体”,有16省份提及。黑臭水体是一种感官指标,根据2017年1月环保部部长陈吉宁在全国环保工作会议上的讲话报告,截至2016年11月,全国排查确认的2014个黑臭水体中,13.3%已完成整治工作,32.5%正在进行整治。

消除黑臭水体也是“水十条”的主要指标:直辖市、省会城市、计划单列市建成区要于2017年底前基本消除黑臭水体。各地报告中,北京、成都、长春、南宁等明确提出了要消除黑臭水体。河南省还加了码,进一步要求“省辖市建成区130个黑臭水体基本消除”。

不过,同样为了配合“水十条”,陈吉宁上述报告中强调的“控制单元”,并无一地报告提及。2016年6月,环保部公布了“十三五”期间343个水质需改善控制单元信息清单,涉及29个省份。

地下水治理也未引起足够关注,只有河北、山西、甘肃和宁夏4地提及。热词“海绵城市”有北京、广西和江西等19个省份提及。

五花八门的水指标也是“多龙管水”现状的写照,为破解“多龙管水”这个难题,2017年各地政府工作报告中,“河长制”好似黑马,所有省份都明确提到。辽宁、湖北还拓展为“库长”“湖长”。

河长由各级党政主要负责人担任,起源于2007年“太湖蓝藻事件”后的江苏无锡,2010年还拍成了吕良伟主演的环保电影《河长》。

大热的河长制也是响应中央要求。2016年12月,中共中央办公厅、国务院办公厅印发《关于全面推行河长制的意见》,要求全面建立省、市、县、乡四级河长体系,地方党委和政府要在每年1月底前将上年度贯彻落实情况报党中央、国务院。

2016年,几经修改的“土十条”发布,目前至少有17个省份印发了省级工作方案。可相较于气和水,各地报告中提及土壤治理的非常少。

贵州没有提到土壤污染防治直接相关内容。其余30个省份大部分只提到一两句话,甚至只在“深入实施大气、水、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”中一并带过。河北和辽宁较为详细,名为“净土行动”和“沃土工程”,各针对污染场地和耕地修复。

修复、详(调)查、试点是出现最多的词汇,分别出现了13、11和7次。不过所有地区的报告几乎都没有一个土壤污染防治的定量指标。“土十条”的核心指标“安全利用率”,只有重庆一地提到“加强污染土壤治理修复和安全利用”。

经济与环保,孰重?

目标列好了,怎么完成呢?

环保投入资金方面,只有上海明确提出:“环保投入相当于全市生产总值的比例保持在3%左右。”

不谈钱,那就谈考核这个硬招吧。北京、山西等省份提出了考核,有的明确为生态文明责任追究制度。

2016年12月中共中央办公厅、国务院办公厅印发《生态文明建设目标评价考核办法》,要求明确突出公众获得感,对各省区市实行年度评价、五年考核机制,以考核结果作为党政领导综合考核评价、干部奖惩任免的重要依据。

甘肃、新疆、广西等地还进一步强调了环境保护“党政同责、一岗双责”责任制。陈吉宁在上述报告中提及,在中央环保督察的推动下,18个省份出台了相关地方制度,明确环保责任分工。

除了考核,2016年环保领域的两大热词“中央环保督察”和“垂改”也是地方环境管理巨大的压力。

自2015年底的河北开始,中央环保督察试点共开展两批共15个省份的环保督察,督察通报的问题触目惊心。在2017年各地政府工作报告中,还有黑龙江等10个省份提出要整改落实中央环保督察反馈的问题。

地方的环保督查也成为地方政府的环境管理手段,20个省份提到了环保督查,其中河北、江苏、内蒙古等要建立省(区)级环保督查机制。相对应的,河北、山西、上海等13个省份提出实行环保机构监测监察执法的垂直管理制度。

单看环保任务,形势是严峻的,任务是紧迫的。但综观所有的任务,环保的地位并不高。

2017年,31个省份平均有9条任务,有20个省份将环保相关专项任务排在倒数第一至第三位,有的省份在提及去产能时,方能在第一条任务中出现环保问题。

北京市是唯一一个将环保压力排在“问题和困难”第一位的:“人口资源环境矛盾依然突出,空气污染、交通拥堵、垃圾污水治理任务艰巨,治理‘大城市病’还要下很大功夫。”

大部分地区排在第一位的“问题和困难”还是经济,尤其是经济下行的压力。

 
举报收藏 0评论 0
 
更多>同类九洲官网(中国)股份有限公司
推荐图文
推荐九洲官网(中国)股份有限公司
点击排行
网站首页  |  关于我们  |  联系方式  |  用户协议  |  隐私政策  |  版权声明  |  网站地图  |  排名推广  |  广告服务  |  积分换礼  |  网站留言  |  RSS订阅  |  违规举报  |  京ICP备20021568号-1